當人生進入下半場,學會重新排好自己的優先順序
替自己想的四個練習:寫給40+的你
2025 Oct 25 未分類
🌿到了四十歲,我開始學著替自己想
王小姐今年四十二歲。
她在同一家公司待了十八年,從基層一路升到主管,
早期的她總是忙得像打仗——
一邊處理客戶、一邊顧家裡小孩的功課、
連週末都要盯著email 跟 Line,深怕錯過什麼。
最近幾年,她終於可以稍微喘口氣。
工作越來越上手,手下的團隊也逐漸穩定。
她以為自己應該能輕鬆一些,
卻發現生活的壓力,只是換了形狀。
孩子升上國中後變得叛逆,
媽媽開始出現健忘、身體也不太好,
老公因為工作忙,幾乎每天晚歸。
她每天都像一個「中繼站」,
接住所有人的需求,卻忘了自己。
有天晚上,她在收衣服時突然愣住,
腦海閃過一句話:
「我以前好像也有一些夢想……」
那一刻,她突然覺得有點陌生——
自己怎麼已經好久沒有替「自己」想過了?
⸻
💭 其實,我們這一代人都一樣。
從年輕時在職場連滾帶爬,到如今能從容應對、游刃有餘,
工作不再是生活的全部,
反而成了一件可以駕馭的事。
只是,當我們不再為工作焦慮,
焦慮卻換了主題。
孩子、父母、家庭的瑣事,
讓我們成了典型的「三明治世代」,
夾在責任與責任之間。
那麼自己呢?
那些年輕時的夢想、興趣、想嘗試的事,
是不是早已被擱在角落、覆上了灰塵?
我們總是替別人安排、替別人著想,
卻很少真正替「自己」想。
⸻
💡但「替自己想」不只是休息一兩天,
而是——重新安排自己的優先順序。
可以從幾個小步驟開始:
1️⃣ 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安靜。
2️⃣ 找回那件讓你眼睛發亮的事。
3️⃣ 為自己設定一個五年方向。
4️⃣ 練習說:「這次我先。」
⸻
替自己想,
不是自私,
而是重新把「自己的人生」拿回自己手裡。
當我們花了半輩子成全別人,
也該開始,練習成全自己。 💛